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子风采 > 正文

第八届“新时代·南苑风”公共管理活动月之十四:2025 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

来源:公行视界工作室 时间:2025-11-02 23:58:56 作者:刘俊彤 点击:

在全球经济寻求高质量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创新驱动型增长的核心逻辑,2025年10月30日下午3点,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于6教203教室顺利举办了“增长的秘密:解读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殷俊老师主讲,学院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解锁经济增长的底层密码。

理论解码,诺奖精髓

在本次讲座中,殷俊老师精准拆解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核心成果。他介绍道: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与彼得·豪伊特三位学者以创新为切入点,从不同维度解答了增长谜题——莫基尔基于经济史视角,揭示了科学与技术对话、知识传播等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阿吉翁与豪伊特则通过“创造性破坏”理论,阐述了累积式创新对长期增长的推动作用。殷俊老师以通俗语言解读专业理论,帮助在场师生清晰把握诺奖成果的学术内核。

历史渊源,增长谜题

对于“增长为何是人类历史的特例”这一核心问题,殷俊老师串联起经济史的关键节点:从工业革命前陷入马尔萨斯陷阱的停滞,到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引发的历史分流;从对“李约瑟之问”的深层剖析,到阿根廷陷阱的现实警示——他通过古今对比与中外案例,引导师生理解增长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认识技术进步与制度保障在突破增长瓶颈中的关键作用。

在此基础上,殷俊老师重点向同学们解析了中国历史上GDP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了“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英国而非中国”这一命题,进而揭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关键在于技术革命的发生。进一步地,他向同学们阐明:能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本质,在于政府与社会承受“创造性破坏”的能力——这一分析帮助同学们深入把握了经济发展背后的深层奥秘。

现实启示,创新路径

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殷俊老师强调,中国正处于从后发优势向自主创新转型的关键阶段,需统筹兼顾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高校应坚守学术自由,深耕基础研究;企业需聚焦市场需求,推进应用创新;政府则要以“投资型+保障型”的双重角色为创新护航。

与此同时,殷俊老师指出,当代大学生仅依靠学历、技能证书等“硬实力”已难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与发展需求,未来需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增强软实力赋能自身市场竞争力,从而在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赢得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

本次讲座以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为桥梁,架起了学术理论与现实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前沿经济学知识的优质平台。这不仅帮助我们理清了创新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激发了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热情。未来,希望我们能够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践动力,在创新创造中助力社会发展,共同奔赴增长与进步的新征程

来源|公行视界工作室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 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六号教学楼104室

邮编: 510970

电话:020-61787344

邮编: ggglx@n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