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第二届中国应用型高校公共管理教育发展论坛暨应用型本科管理类专业数智化集群建设研讨会”在广州从化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州南方学院主办,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广州南方学院数字化传播与运营产业学院协办,广东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提供学术支持。
会议聚焦数智化集群建设转型,探索公共管理教育创新。主论坛由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刘佳副教授主持,特别邀请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句华教授在内的4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
句华教授在主论坛作了题为《数智化时代的公共管理学教育:挑战与思考》的演讲。
句华教授指出,在数智化之外,公共管理学教育已然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形势,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管理学教育正经历从文化教育模式向职业教育模式的深刻转型;本科生源近升远降,中国高校未来将面临惨烈的竞争;管理学教育的学院派化导致学术和实践差距越来越大;以及公共管理学的显学化,使得在后现代时期,公共管理完全有可能跻身于社会科学核心学科之中,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并驾齐驱。而数智化时代则进一步为公共管理学教育带来了知识获取的数智化、就业岗位的颠覆化以及员工技能的重塑化等多重影响。
面对这些新变化、新形势和新挑战,句华教授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作为职业教育的大学该如何转型,如何吸引更多生源?公共管理学教育是否需要找回初心,公共管理学院如何成为“职业学院”?数智化时代的教师该“教什么”,教师该扮演什么角色?
针对这些问题,句华教授认为有以下几条解决路径。首先是要不忘管理学教育的初心,大学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中心主义教育模式转型为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句华教授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为例,强调即使在追求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应坚守培养职业型公共服务精英的初衷。其次是要更加积极地回应实践,要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做好需求调查、制定培养方案、评估培养结果、持续优化改进。最后是要更加迅速地拥抱先进技术,教师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学习先进技术、使用先进技术、教授先进技术、审视先进技术。
句华教授还进一步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数智化时代,公共管理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否已经改变?基础显性知识是否还需要教师讲授?数智化技术应该如何促进学习而非取代学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视技术的局限和负面影响?
对此,句华教授认为,尽管技术发展迅速,但公共管理人才的核心素质并未改变,依然需要培养具有政策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公共精神的专业管理人才。并且,她强调,教师在数智化时代依然要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非简单地引导学生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自学,因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可以用最简明准确的语言,将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向学生展示,能够极大地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句华教授还指出,数智化技术应作为学习的工具而非替代品,要避免学生过度依赖AI而丧失基本的写作和思考能力,同时要提醒学生审视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并注意AI可能产生的不公和歧视问题。
演讲的最后,句华教授还分享了关于AI未来发展的相关信息: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持续使用AI生成的数据来训练AI模型,AI将可能出现崩塌,也即是丧失准确性。因此未来人类必须具备生成真实数据的能力,这对公共管理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句华教授深入剖析了数智化时代的公共管理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建设性地提出了对应的解决之道,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公共管理学教育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来源|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